10年前,兩個人同時學(xué)習(xí)英語,經(jīng)常談起心得和甘苦。其中一人(我們稱他某甲)說:“英語太美了,我就像走進一座花園里,每走一步,就看見一些燦爛的顏色,聞到一些芬芳的氣味。”另外一位(我們稱他某乙)則不然,他抱怨英語是如何的不合理,如何號稱拼音文字而拼法卻極其紊亂,同一發(fā)音,總會有多種不同的字母組合,這樣的拼音文字豈不是有名無實?10年過去了,某甲已經(jīng)成為一位著名的翻譯人才,對中西文化的交流大有貢獻。而某乙仍在批評英語的種種不合理之處。
不肯讀書的人,總可以找到理由推卸自己的責(zé)任。從前有一個人堅決不肯讀《詩經(jīng)》,理由是沒有人能證明《詩三百》是孔夫子親手刪定的,所以不值得一讀。他又堅決不肯讀《書經(jīng)》,理由是《書經(jīng)》的真?zhèn)芜成問題,讀它做什么?讀書的人一開始就要和書對抗,如何能讀出滋味來?再說,睜開眼睛只看見對方的缺點,而看不見對方的優(yōu)點,自己當(dāng)然很難進步! |